脊髓性肌萎缩症(Spinal Muscular Atrophy,SMA)是一种严重致死、致残性神经肌肉疾病。作为一种常染色隐性遗传病,SMA致病基因SMN1定位于5q13.2,其编码的SMN蛋白是真核细胞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管家蛋白,并维持运动神经元的存活。2020年3月,邬玲仟教授执笔的《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实践指南》明确指出:SMN1第8外显子位于非编码区。
SMN1双等位基因发生致病性变异通常导致SMA的发生。
95%的SMA由SMN1纯合缺失所致,即[0+0]基因型;
5%的SMA由复合杂合突变所致,即一个等位基因发生SMN1缺失,另一个等位基因发生微小致病性变异,为[0+1d]基因型。
在研究过程中,一些疑问也接踵而来,特别是SMN1上的关键致病位置是7号外显子还是8号外显子,或是两个外显子都是。互联网医生对于SMA检测结果的解读,各种遗传咨询说法,众说纷纭,各执一词,不符合科学依据。
| |
| |
| |
| 外显子7和8杂合缺失可能影响胎儿发育,进行B超监测; |
| |
| 外显子7是2拷贝,外显子8是1拷贝,被认为是携带者; |
| |
SMN1外显子7尾端存在一个终止密码子,外显子8改变与否,不影响SMN蛋白。
SMA指南及共识指出:SMN1外显子8位于非编码区。
2020年3月《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实践指南》指出:SMN1第8外显子位于非编码区。
2020年11月《脊髓性肌萎缩症遗传学诊断专家共识》,指出:SMN1第8外显子位于非编码区,SMN1的缺失通常指外显子7缺失。
由此,从外显子8在SMN1基因上的位置可见,SMN1基因编码的SMN蛋白不包含外显子8,因此,无论外显子8是否发生改变,均不会影响SMN蛋白的功能,因此,外显子8可以说与SMA的发生无关。
同时,由上述证据,我们也可知,外显子7可单独发生改变,与外显子8并不是完全协同改变的,因此,不能由外显子8是否存在,来间接判断外显子7的真实情况。
☑ SMN1外显子7为杂合缺失,判读为SMA携带者,无症状与正常人无异,无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。
☑ SMN1外显子7为纯合缺失,判读为SMA患者。
☑ SMN1外显子7不缺失,判读为正常人。
☑ SMN1外显子8无论杂合缺失、纯合缺失,都与SMA患病无关。